发布时间:2025-02-22 10:33:20    次浏览
【概要】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现身厦门,诠释大数据给人们带来什么变化 /涂子沛说,今天的数据其实是信息的代名词N海都见习记者陈晓东文/图海都讯你知道吗?你每天发布的微博、微信,其实是在制造数据。未来,根据大数据的分析,也许你还没有下单,网上商家就已提前发货,寄送你可能要买的商品了。是不是很疯狂?昨天上午,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现身厦门,诠释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变化。大数据是什么?你发的微博、微信都是大数据涂子沛是代表阿里巴巴来厦门参加第三届海西国际网商节的。作为硅谷里一个鼎鼎大名的大数据专家,去年12月,他被阿里巴巴高薪聘请,举家回国,出任阿里巴巴副总裁,主要负责大数据相关业务。什么是“大数据”?昨日,在海西国际网商节主论坛上,涂子沛给出了通俗的定义。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可以理解为数字,是对客观事物的测量;而如今,图片、文字、视频、音频这些都可以统称为数据,因为这些都放在数据库里。今天的数据,其实是信息的代名词。涂子沛曾著书《大数据》,在全国掀起一股“大数据热”。涂子沛说,大数据的核心是量化和记录,如微博、微信、传感器等。人们发微博、微信都是在制造数据。这些电子设备及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数据总量正在不断扩大,可以称为“数据爆炸”。而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感器普遍运用,数据的爆炸程度还会更厉害。“传感器,将7×24小时不断地制造数据。”涂子沛说,这对生活的影响将更大。曾有新闻报道,一个年轻人打电话回家,家里没人接电话,赶回家时发现父亲跌倒意外离世,而瘫痪在床的母亲因无人照顾活活饿死。“如果在大数据时代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只要戴一个手环(传感器的一种),7×24小时的身体数据都可以及时被传递出来,类似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大数据能做什么?买家还没下单商家可预判发货涂子沛介绍,大数据可以帮到很多。“如果问产品销售到哪里去了,传统企业只知道北京卖了多少,福建卖了多少。但在电商领域,每一件产品的交易过程都被记录下来,你可以知道每一个产品卖到什么地方,而且数据以流的形式不断增加,企业可以增加对用户的洞察,甚至你知道他现在缺什么,可能要买什么。”涂子沛举了一个例子:梳理阿里巴巴后台的数据可以发现,球赛开始以后,购物主体就开始发生变化。平时女性占52%,球赛开始后就上升到62%,并且这个时候女性会更倾向于购买一些单价比较贵的商品。涂子沛说,有了这些大数据分析得来的结论,原来不确定的推测可以转化为一种知识。“这样一来,来年球赛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可以向女性会员发一些包包、鞋子等相关的广告,针对性很强。”涂子沛说,美国的亚马逊已经研发一个“逆天”的业务——预判发货,即客户还没下单,亚马逊就提前向客户配送他可能购买的商品。他为什么敢于这样做?靠的还是大数据。它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客户的数据,分析一个人的社会阶层、经济收入、购买规律、兴趣偏好,然后做出判断。“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欢在网上买东西,是因为下单两三天后才能拿到商品,体验不好。”涂子沛说,而亚马逊的做法,其实已经是一次革命。